販售據點 | 夥伴中心 | 線上購物 |

如何在混合式工作環境建立共享辦公桌

混合工作模式、共享辦公桌成為趨勢,您是否擁有最佳解決方案?

我們的辦公環境仍然存在混合式工作模式,包含共享辦公桌 (hot-desking)。

大多數的員工,比較喜歡混合式或完全遠距的工作型態。根據HealthEquity調查77% 員工不想回到辦公室上班。也就是說,許多員工將會不定時到辦公室,因此辦公室變成混合型的協作空間,包含共享辦公桌。

在這樣的情況下,你能做什麼呢? 請務必為辦公室做好迎接新工作模式的最佳準備。例如,理想的共享辦公桌,應該會有一些好的裝置協助員工完成工作。這些解決方案是什麼?在本文中,我們一起來看看:

可攜式 USB-C 充電擴充基座

共享辦公桌,除了需要乾淨的桌面、1台桌上型Windows PC或Mac,也需要更多的功能性。最好、最簡單的方法是添購USB-C擴充基座。無論選擇迷你擴充基座還是多埠擴充基座,都能透過1條USB-C 線連接各種週邊設備、螢幕與電源。

舉例來說,ATEN UH3237 USB-C多埠擴充基座,具備電力傳輸。它的功能很簡單:讓使用者透過1條 USB-C 線,即可擴充連接多達 13 台裝置,包含USB、SD、Micro SD、乙太網路、HDMI顯示器、音訊與USB-C電源輸入。此外,它可放在筆記型電腦下方,節省桌面空間,非常適合共享辦公桌。

類似 UH3237,還有USB-C迷你多埠擴充基座像是 ATEN UH3234 讓你在筆電外接4K HDMI或VGA FHD螢幕,同時連接1條USB-C線為行動裝置充電、傳輸資料以及擴充10個連接埠。此外,使用者可在Windows作業系統的USB-C筆電,外接兩個螢幕,或者在Macbook、Chromebook連接4K螢幕。

想要體積輕薄、好攜帶的裝置嗎? 試試具備電力傳輸功能的 UH3239 6 合 1 迷你型USB-C充電擴充盒。有了它,你可使用1條USB-C線連接多達六個裝置到筆記型電腦,包含 HDMI、SD/Micro SD、USB-C PD與兩個USB 3.2 Gen 1 Type-A連接埠。

ATEN UH3237 USB-C多埠擴充基座,專為任何工作環境而設計,包含共享辦公桌。它可放在筆記型電腦下方,同時配備 13 個連接埠。

UH3239 透過USB-C PD電源變壓器,為筆電提供電力傳輸最高可達 60W,非常適合隨時隨地需要工作的使用者,支援 5V、12V、15V 和 20V 等電源。此外,支援解析度高達 4K (3480x2160 @ 30Hz),適用Windows、macOS X與iPadOS。在設計方面,採用堅固時尚金色鋁製外殼,USB-C連接線長度55公分,整個裝置重量僅0.08公斤。

對於想把擴充基座留在辦公室的員工,或者想要帶到共享辦公桌,也可使用 UH3237 這樣的裝置。它可放在筆電下方,支援Power Delivery 3.0充電、擴充13個連接埠 (包括 USB-A、HDMI、乙太網路、音訊等)。

ATEN UH3239 6 合 1 迷你型USB-C充電擴充盒,具備電力傳輸功能,提供多種連接埠,體積小又輕巧,非常適合隨身攜帶。

重新建構混合辦公室

想要針對未來的工作做出最佳決策,企業與系統整合商可投資解決方案,無論是共享辦公、混合式會議、居家上班等,解決方案將讓員工更容易快速完成協作,同時保持移動性。有了這些解決方案,員工可克服面對面與居家上班的差異,維持高效的混合式工作。

滿足混合辦公的 ATEN 解決方案

ATEN聚焦彈性、易於部署的混合及遠距工作解決方案,適合組織未來的生產力並同時滿足雇主及員工的需求。包含:



  • 桌上型及遠端存取解決方案,可在不斷改變的混合工作環境提高生產力、節省空間並符合人體工學
  • 遠距及混合會議室解決方案,可強化企業及教育機構的協作及生產力
  • 專業級影音串流的直播解決方案,簡化教育、企業及內容創作的流程

想了解更多 ATEN 混合及遠距工作解決方案嗎?請追蹤以下連結:
簡報切換器
內容創作
桌上型 KVM 多電腦切換器
擴充基座


 關於 ATEN

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TWSE:6277)成立於1979年,是IT連接和管理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。 ATEN 品牌提供多項創新解決方案,涵蓋連接、專業影音及綠色能源相關產品,可充分滿足個人用戶、SOHO族群及中小型企業 (SMB) 至大型企業用戶的多樣化需求,亦可在公司、政府、工業、教育和零售環境中連接,管理和優化電子產品。 ATEN擁有640多項已發布的國際專利,以及全球研發團隊,不斷產生創新解決方案,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了全面的產品組合。

宏正國際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台灣,在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比利時、澳大利亞、美國、英國、俄羅斯、土耳其、波蘭、印度和羅馬尼亞均設有子公司和地區辦事處。研發中心在台灣、中國和加拿大。